Tag Archives: 佛教

佛教法難

2019-1-2

視頻 慧光法師大般若經隨堂開示 佛教法難

慧光師父 開示
但是佛教在中國呢
也很悲慘的喔
中國的歷史呢
可以說是戰亂不斷
改朝換代啊
每一次改朝換代呢
就是戰亂
然後中國人的文化裡面呢
宗教是統治者的工具
皇帝從來沒有對宗教有一種 什麼
我們所謂的恭敬
他是在真理面前
他是也要低頭的
為什麼
因為就中國人對天子的概念
天子就天的兒子嘛
所以 可以說是老子最大
這天底下老子最大
所以這一些所謂的宗教呢
在中國的任何的宗教
都是他統治的工具
他今天信仰這個宗教 這是正法
今天不信仰這個宗教 他就是邪說
所以玄奘大師翻譯完這個經典之後
唐朝 他是在這個太宗跟高宗皇帝的時代
後來這個高宗皇帝的孫子
誰啊 玄宗嘛 唐玄宗 對吧
因為呢 沉迷於女色
誰啊 楊貴妃嘛
就是在這個
他本來是一個很優秀的皇帝
他本來是一個很好統治的皇帝
結果到老年不知道為什麼
就對於聲色的這種世界非常的迷戀
整天就泡在那個聲色世界裡面
對於國家的統治
他是 可以不理就不理
到最後就是發生了安史之亂
各位知道這是歷史上的
發生了這個安史之亂
所以 從此之後
這個本來是非常興盛的一個朝代
就開始走向沒落
那麼後面就有一個皇帝叫作武宗
唐武宗 他對佛教是不友善的
前面的每一個皇帝都是學佛的
那麼到了武宗的時候呢
他信仰道教
他對於佛教他就不肯定
大肆的破壞佛教 焚燒經書
迫使出家人還俗 寺廟關門
他是一個
到了最後 唐朝要轉成宋朝之前
中間又經歷了一次的災難
就是後周的這個世宗
各位知道趙匡胤這個宋朝的開國皇帝
他本來是人家的將軍啊
是不是 他本來是人家的將軍
也就是我剛剛講的
後周的皇帝叫世宗
他死的時候 把他的小兒子
本來是登基當皇帝的
把他的小兒子
就是交代給這個趙匡胤照顧
結果 哪裡知道他反叛
結果自己當了皇帝
迫使那個小皇帝要退位
那麼就是這個小皇帝的爸爸
就叫世宗
世宗也大肆破壞佛教
所以呢 佛教經歷過這兩次的這個災難啊
可以說是一蹶不振
本來佛教在唐朝呢就是
我們說 這個八個宗派啊
各放異彩 每一個教派
他有他很修行的法門
然後教法 修行人
很有傑出的修行人
在那個時代都可以找得到
但是 從唐代以後呢
唐代以後就沒落了
佛教就走向慢慢沒落
所以 從宋代開始之後
只有兩宗發展得比較好
哪兩宗你們知道嗎
就是禪跟淨土
這兩宗呢
因為它不依靠太多的經論學說
只管打坐 老實念佛 實修的
你不用講太多經論
研究太深奧的法義 不用
要精進 要實修 對不對
所以呢 這兩個宗派呢 發展得特別好
其他的六個宗派 幾乎是消失了

佛教的義理思想

2018-12-03

視頻 慧光法師大般若經隨堂開示 佛教的義理思想

慧光師父 開示
佛教是从印度传到中国
那么 所以说佛教本身的这些义理思想
不是中国人原来所有的
甚至有一些观念呢
对于中国人来讲是很陌生的
因为我们的这个思想呢
就是中国人的文化思想里面
少了这部份的这种教授
那么也就是对法 对存在
任何的一种存在
它的体性的一种认识
中国人的哲学啊 就是思想
大概都是 也都是在讲关系
你像儒家的思想
影响了我们中华文化  很深远
那么儒家的思想
讲的内容不外乎一个仁字
仁爱的仁
这个仁字讲的好啊
仁字两个人啊
两人关系
如何建设良善的两人关系
甚至再把这个仁爱啊
再发挥再广大一点
除了两个人之外
扩及到家庭的每一份子
扩及到社会 每一个人
那么所以说 能推广仁爱于这个天下
那么这世界就能够和平了
所以儒家的思想
以仁爱来推广
那么道家呢 道家讲的是什么
道家讲人跟自然的关系
天地宇宙 它有一个自然的动作法则
自然的天道
那么 所以人呢
如果不追循
追循这样天道而住
就是追循天道而过生活
那么就恐遭这个天地的这种
就是我们说处罚
或者是 这种灾难
所以要敬天地啊
要按照天地的轨则来生活啊
简单到一个人的这个生活起居啊
如果我们
不按照我们在这个天地里面的自然之法过生活
譬如说日夜颠倒
人的身体就要出状况啊
因为我们就是自然里面的一部分
那自然它运作有它运作的轨则
所以道家讲的是这个
都是在讲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
或人与天地的关系
但是从来没有去讲过
存在本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人本身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每一个众生存在
他是怎么一个存在法
所以对于自性
对于自性的一种解释没有
那么这个是佛教
不共世间的智慧啊
也就是在讲说这方面的道理
所以这样子的法呢
从印度传到中国来
早期的中国人对这样的思想很陌生
不能理解
所以对于空性
所以自性是空
自性没有真实
就是任何一个存在
中间呢 你去寻找里面
没有一个实体叫作那个东西
譬如说车子
以前我常讲的譬喻
我们认定的车子
车子也就是很多的零件的组合
然后这些零件组合起来
有某一些功能作用 能运输东西
所以我们称呼它作车子
但是这些零件呢 如果一个不少把它拆了
眼前的车子 就消失了
如果再把它组合起来
这个车子又出现了
所以我们有一个概念
我们的概念里面所谓的车子
到底指的是什么
就是这些零件的组合

以智為首

2018-6-14

視頻 慧光法師《心經》開示 以智為首

慧光師父 開示
佛教不是信仰的宗教
為什麼佛教不是信仰的宗教
佛教不是要教導我們去信仰什麼
佛陀不是需要我們去信仰他
不是
我去拜他 崇拜他 信仰他
不是
佛陀他是一個解脫究竟的
究竟解脫的聖者
他悟到的生命的究竟實相
他體現出那個生命究竟的實相
所以身心清淨
他不需要我們對他有什麼恭敬
或者是崇拜
不需要
因為他沒有像凡夫的這種染著心
那麼 佛陀
他自己是一個真理的證悟者
他同時是一個偉大的教育者
他在教導我們
如何達到解脫的境界
快樂的境界 自在的境界
他在教導我們這個道理
我們的生命
如何獲得真正的快樂
真正的自在
所以他是一個教育者
當然 我們學習任何東西
我們在世間做任何事
都需要有信心
沒有信心就沒有動力
對不對
但是 佛法的學習
只有信心是不得解脫的
我對佛有信心
不是對佛有信心就能解脫
我對三寶有信心 我就能解脫
不是
是我必須要學習到佛所教導的法
一點一滴地去改變自己
提升自己 淨化自己的身口意
斷除煩惱
這樣子我們才能夠獲得解脫
才能夠獲得真正的快樂 自在
所以 這個不是從信仰來的
這是從智慧的開啟
我們才能夠獲得
那樣子的清淨跟自在
所以 佛法不是強調
或者以信仰為解脫的一種方法
或者以信仰達到快樂 自在的方法
不是
而是透過智慧的開啟
但是過程必須要有信心來推動

智慧的學習

2016-7-19

視頻   慧光法師《心經》開示   智慧的學習

 

 

菩薩寺
台灣,台中市大里區永隆路147號
電話:+886-4-24079920
電子郵件:ibsvima@gmail.com

手機訂閱菩薩寺的方式有:
1,微信公眾平台尋找官方帳號“菩薩寺”
2,掃描二維碼

菩萨寺二维码

佛教的「空」義

2016-6-14

視頻   慧光法師《心經》開示  佛教的「空」義

 

 

菩薩寺
台灣,台中市大里區永隆路147號
電話:+886-4-24079920
電子郵件:ibsvima@gmail.com

手機訂閱菩薩寺的方式有:
1,微信公眾平台尋找官方帳號“菩薩寺”
2,掃描二維碼

菩萨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