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篇 〜 第五 不飲酒戒

第五 不飲酒戒

問:不飲酒戒的主要內容與用意是什麼?
答:不飲酒的目的是保持正覺,能夠隨時隨地保持心的清明,面對境界的時候,以自己最高的智慧去抉擇。但是飲酒會障礙這一件事,導致損害道業,招來譏毀,所以應該遠離。

問:受持不飲酒戒也包含吸毒嗎?
答:受持不飲酒戒,是要戒除一切會讓人喪失覺性的東西;例如毒品等,都包括在內。

問:飲酒戒的犯戒因緣有哪些?
答:犯飲酒戒的因緣有 |
1.所喝的是酒︵能醉人者︶。
2.心中清楚知道是酒。
3.生起心念貪飲。
4.心中興起方法取得酒喝。
5.酒喝入口,過咽喉即犯。

問:若過去飲酒已成習慣,一時無法斷除,是否犯戒?
答:要漸漸斷除。在︽五分律︾中曾提到,過去有一個人因為習酒,受戒後不敢再喝,但一時身體無法適應而生病。佛得知此事後,開緣讓此人漸漸戒除,一直到完全不飲為止。

問:如果是因為服藥的因緣而需要用酒,可以嗎?
答:生活中常見的藥膳加酒,如果是因生病之須,無其他藥可替代,就可開緣。如果不是因生病,而是為了養生或是美味,則應禁止。戒律不是一成不變的,但要清楚是為了什麼事情及所生起的動機,以此來判斷,是否違犯了佛陀制戒的精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