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篇 〜 第三 不邪淫戒

第三 不邪淫戒

問:不邪淫戒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除了正當夫妻或合法伴侶以外的性關係,都算是邪淫。

問:受持不邪淫戒的意義是什麼?
答:目的是為維繫家庭和諧及個人身心的清白。不善的性行為,例如性侵、與法律保護的對象(如未成年小孩)發生性關係或色情行業等,都是違犯根本戒。性生活雖然是在家的一部份,但也不是必然的。如何在心靈層次超越,不耽著在性慾上,使彼此的關係提升為心靈伴侶,這樣的相處才能長遠。如果一直是停留在感官的欲樂層次,這樣的關係是不穩固的。

問:佛教如何看待同性戀的眾生?
答:不論是同性或異性的戀情,不可一直停留在感官的層次,而應提升到心靈層次,這是很重要的。穩定的在家生活中,有健全的關係是必須的。如果人經常處於不穩定的關係時,心就會不安,一直想向外追求,好像有種空虛的感覺。或許有人會將關係的結合與分離,當成生活中的刺激,但是這種樂趣是不健康的,會傷害人的身心;並且它也會敗壞社會風氣,破壞家庭和諧和別人的清白。

問:何種因緣會構成犯邪淫戒?
答:犯邪淫戒的因緣有 ⁓
1.不應行︰與夫婦或合法伴侶之外的人發生性關係。
2.非支︰於正常行淫的身體部位外發生性行為,使人心不喜,產生穢惡感。
3.非時︰生理期、懷孕、哺乳、身患重病或受八關齋戒時。
4.非處︰在集會處、寺院道場、大眾前、道路邊或地不平處。
5.非量︰縱慾過度,一日之中超過五回,傷及身心健康。
6.非理︰不按世間禮節或道德,而發生性行為。例如暴力性侵、以錢財買淫或以方法誘惑。

問:不構成犯邪淫戒有哪些?
答:一個人不犯邪淫的情況有 ⁓
1.若在睡眠中無所知覺的狀況,被侵犯發生了性行為,不犯。
2.若心中沒有生起喜樂的覺受。例如被強暴時,心無喜樂,不犯。
3.若心中沒有淫念。例如被性侵時,心無任何淫慾,不犯。

問:邪淫的過失會造就那些果報?
答:《大智度論》中云:邪婬有十種罪報:
1.邪淫女的丈夫,會不時想要傷害自己。
2.夫婦將不和睦,經常互相爭吵。
3.種種不善法,日日增長;種種善法,也將日日損減。
4.不能潔身自守,家庭則妻子孤寡。
5.所有財產將慢慢地耗失。
6.發生諸惡事時,常被人所懷疑。
7.親屬及朋友皆不喜愛親近。
8.種下怨家的業因緣。
9.身壞命終時,死入地獄。
10.若出生為女人的話,將與多人共事一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